“科学,文化与海洋”是门什么课?

发布人:刘雨萌发布时间:2017-09-28浏览次数:117

汪品先院士亲笔信:

“科学,文化与海洋”是门什么课?

      这是门很怪的课。既不是主干课,也不是必修课;并不像基础课,更不是专业课。它并没有“要考的”知识,也不教你“有用”的技巧。这门课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多想想。
        无论西方的大学,还是中国的书院,历史都已经超过一千年。但是你想过吗,办大学是干什么的?大学不该是生产学位的工厂,也不该是攒取分数的考场。学校就是个苗圃,在大学里度过的应该是形成基本能力、塑造基本性格的黄金岁月,因此也往往是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但是一样的同学、两样的结局,  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掌握主动,抓紧时机,活跃思路,拓展眼光。
      “科学,文化与海洋”这门课,将向你鼓吹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不少国家有“科学与艺术院”,因为两者是相通的,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文化,要注入科学进展的新鲜血液;科学,要点亮文化积累的智慧之光。
       而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文、理之间都产生了断层,客观上的后果是两败俱伤。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老师在课堂的演讲,和学生在网上的讨论,激发起热情和火花,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

课程性质:公选课,面向全校师生

课号:UGC012

学分:0.5学分

总学时:16学时

开课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课时间:双周二晚上18:30 - 20:10(如遇法定节假日顺延一天)

上课地点: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如有变动会及时通知)

主讲人:汪品先院士

       男,江苏苏州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主攻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1999年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

80岁的汪院士为什么要来讲这门人文素养课:

       在研究科学的同时,汪院士也十分重视科学与文化的结合,热心科普教育。多年来以大量的报告和文章,提倡我国加强海洋文明、鼓吹发扬科学的文化本质。  2011年和2014年,他在《文汇报》两度发起“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和“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的讨论,2015年又提出“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的问题,并在2013年主编出版《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现在,汪先生以年逾八十的高龄开设新课,旨在激励同学的创新意识,活跃校园的文化气氛。

这是门什么样的人文素养课:

      “科学、文化与海洋”是一门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由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主讲,少量穿插外聘专家的报告,是一门高水平人文素养课程。课程采用专题讲座辅以交流讨论的授课形式,从科学家的角度讲授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主讲人试图在多年来各种讲座、科普和干训报告的基础上,打造一门有海洋特色的,讨论科学和文化关系的普适课程。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本不应以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为限,还需要接触大视野、高层次的重大问题,而科学和文化的关系便是其中之一。本课从科学家的立场出发,逾越文、理界限,结合海洋科学的新知,介绍科学的精髓在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根基在于文化,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课程试图通过生动的实例,启发同学对于科学创新的热情。

课程主要内容(专题)有哪些:

“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

“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

“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

“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

“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