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八旬院士汪品先:“科学,不该是皱着眉头的事情”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彭德倩 发表时间:2017-03-07
这些天,同济大学官方网站上,一封408个字的信,格外引人关注。那是一封“邀请函”,来自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这个学期,这位81岁的老先生自荐为全校本科生开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6天前,他向学生发出邀请,7日18时30分,第一课正式开讲。
八旬高龄的汪品先为本科生开新课,图个啥?在这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第一课开讲之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虽问了一些常规问题,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
记者:许多人好奇,为啥您对这门课那么重视,不仅自荐开设,还写信“推广”?
汪品先:想要为本科生开这门课,我其实是前年就开始打算的。讲科学和文化,以及我比较熟悉的海洋,主要希望能在年轻人心里,在大学校园里激发更多科学文化交流的氛围。说实话,现在我们太缺乏这样的气息了。比如,在德国,出版科普刊物和科普活动,都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百姓听讲座,科学家面向市民作科普报告往往得到热烈欢迎;不仅如此,科普刊物的水平也很高,有些刊物里对最前沿研究的分析解读,对我也有很大帮助。然而反观中国,几乎很少看到这样的热闹科普活动。一些科普刊物上的陈述,往往非常陈旧,甚至是抄来抄去的,一篇写错了,其他跟着都错。另一方面,科学家的研究生活与大众离得太远,两者似乎毫无关系。
我们现在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在整个社会有非常活跃的创新交流气氛,无论是科学普及、科学家与大众的沟通,还是科学文化的促进,都是重要的活跃因子。这方面,学校教育是第一责任,如果科学文化在校园都无法得到催生、弘扬,那么在马路上更加做不到。
记者:您刚才强调的“科学”与“文化”,也是这门课的关键字,能否谈谈您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汪品先: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之间,现在似乎有一个断层,我希望能尽力搭建一座桥梁。
近些年,我国科学发展成绩很可观。但是,我们现在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都是板起脸来,很紧张的样子。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考试,教授一谈到科学就是发论文。事实上,科学不该是皱眉头的事情,科学本来是好玩的,是文化的一部分,就如同唱歌跳舞一样。我总觉得,科学有两个推动力,一个是有用,一个是有趣,有趣这点我们说得太少了。而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因为有趣。
我觉得,要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通,帮助全面地理解科学;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让最强的科学家开展科学普及,把科学的有趣讲给孩子们听,解决文化与科学的创新障碍。这些都会帮助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看科学。
这门课上,我专门有一讲,从文化的角度说人类和海洋,讲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海洋文明的异同,还会讲语言的问题。要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科学的载体,把它作为切入点,相信会非常有趣。最后,这门课授课过程中,我还会邀请两位神秘客人一起来上课。
记者:马上就要上第一堂课了,您紧张吗?能透露一下第一讲的备课时间吗?
汪品先:其实,我上了那么多年课,每次上课前都紧张的,是这辈子养成的习惯吧,给研究生上课,没多少人,我也会紧张备课。而这次的课,其实在我看来,比上地球科学的专业课还有难度,因为它面向的是各个专业的学生,怎么讲好,让学生听得进去,我准备了不少。PPT(演示文稿)也都是新做的,就像此前每一次课程一样,我从来不会拿以前的课件反复讲。
至于你说备课时间,这恐怕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吧,构思是随时随地的,我骑在自行车上也会想想的,哈哈哈哈。
其实一门课,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或许有的也会打瞌睡。但我觉得,只要有一些人能听进去一些,就很值得。
【记者手记】 师心
曾经听过许多堂课,见证过讲学的精彩,师生互动的美好,总有些瞬间不经意停留在心底,每每浮上心海时,总有触动。
6年前,同济大学阶梯教室,中科院院士汪品先为学生开讲座,可容纳几百人的大教室提前一小时就有人“抢座位”,上课前20分钟,已经挤得满满当当。
那时,提前到来的汪老先生,正坐在第一排靠右侧位子上,做课前准备,他回头几次张望身后,忽然站起来,一边让出位子,一边向过道上背着大书包的女生招手,微笑说着,“来,来这里坐吧。”当时75岁的老先生,快步走到讲台前继续准备。上课铃响,他精神矍铄,扶着讲台整整讲了两小时,也站了两小时。
六年后的,2017年3月7日晚,依然在挤了几百人的大教室里,汪老先生走上讲台,以八旬高龄,面向普通本科生,开一门新课。眼前的他,比上一次见他,似乎瘦了些。,不变的,是站上讲台时的肃然,是面对学生的暖暖微笑。
问他,怎么会想到以海洋地球领域专家的身份,来跨专业给学生上这样一门公共课。他回答,“之前我在校外开了不少次这方面的讲座,有一天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给我们的学生上呢?让他们在求学的时候,能更深感受到课业的好玩儿,所以想做一点小小努力。”
时刻以学生为先,以科学为先。师心如昨。
【人物简介】
汪品先 男,江苏苏州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主攻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1999年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