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首开高水平人文素养课,汪品先院士: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发布人:刘雨萌发布时间:2017-09-28浏览次数:150

同济首开高水平人文素养课,汪品先院士: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来源:文汇报 记者樊丽萍发表时间:2017-03-07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这么重视科学、在科学上有这么大的投入——现在这个时期是极其难得的。但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是不是太过强调在物质上的投入,冷落了科学的文化方面。

今晚630分,同济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人气爆棚。年逾八旬的中科院院士、同济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走上讲台,开讲《科学、文化与海洋》的第一课。

这将是门很怪的课,它既不是主干课,也不是必修课;并不像基础课,更不是专业课。它并没有要考的知识,也不教你有用的技巧。这门课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多想想。就在今年2月底,卡着大学生们选课的时间节点,汪品先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所有的同济学子,力邀大家来他的课上听听。信中,他直陈开设这门新课的原因:这门课将向你鼓吹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

据悉,由汪品先领衔主讲的《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为同济大学首次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开设的人文素养课,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唤起大学生对科学属文化范畴的重视,在科学与文化中架设桥梁,以进一步活跃校园创新文化。


科学是为了“好玩”,不是为了荣誉

给大学生新开一门课,并将其定位为人文素养课,汪品先说,这件事他足足准备了两年。

讲课伊始,汪品先就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学生:和如今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忙着写论文、拿项目不同,在科学史上,很多大家、名家从事科学,是因为科学是好玩的。他以提出板块学说的魏格纳举例,他是在到格林兰科考的路上去世的,死的那天正是自己的50岁生日。很多科学家跟魏格纳一样,生前非常潦倒,没有得到什么荣誉和奖金,研究成果是死后多年才得到承认的。汪品先话锋一转,继而说道,反观现在,有的学者成天点着论文,数着奖金,实在太惭愧了。

科学不是赌博,不是竞技,而是文化。无论古今中外,很多科学家除了在自己的专业上卓有建树,很多是文理兼通的。在课上,汪品先回忆,中科院1999年庆祝50华诞,杨振宁和李政道都出席了大会。我当时也在现场,听他们做报告的时候,不仅谈科学,很多时候谈的是中国的文化。

汪品先的另一位学术同道,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夏克列顿教授,是一位古海洋学专家。夏克列顿生前在剑桥大学开设的是音乐物理课程,而他本人则喜欢吹黑管。汪品先透露了这位已故老友的一个生活细节:他平时不穿袜子,穿凉鞋,唯一穿皮鞋的时候,就是得学术大奖或吹黑管。这样的人,说不清楚到底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但我总觉得,这样类型的学者在中国少了点。


多年思考积累,萌生新开人文素养课的想法

从这个新学期伊始致信全体学生、大力吆喝,到精心设计课程的各议题内容,汪品先之所以对这门全新的课程有如此巨大的投入,和他近年来对大学教育和科学创新的思考有关。

作为一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不仅常年活跃在科学研究一线,他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投身科普教育,重视科学与文化的结合。在2011年和2014年,汪品先曾先后在《文汇报》发起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的大讨论,呼吁学界关注科学与文化的关系。2015年,他又提出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的问题,迅速引发不同学科背景学者之间的百家争鸣。其时,汪品先直陈他的忧虑:在高大上的科技界,英语独大,汉语的地位却日渐式微。长此以往,中国会不会步上印度的后尘,方块文字被排挤在科学之外?在他看来,科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思考。科学创新的深层次思考需要文化滋养,而母语文化就是最近的源泉,最有可能带来创新的火花。

汪品先说,正是基于自己这些年在科学与文化关系上的一些思考,他才会突发奇想,想要给学生们开一门人文素养课。汪品先希望,更多即将开启科学探索征程的大学生们,能在科学与文化的内涵这一大问题上,有深入的思考和自己的见解。

打破文理分科,人文素养课是新的探索

在中国,搞理工科研究的和搞文科研究的,大家各研究各的,彼此之间互不相干。这种文理之间的隔阂,科学与文化之间的断层,可否通过这门课程被打破,给更多刚踏入大学的年轻人一个关于科学研究的全新景象,这是汪品先这次要开启的全新教学实验。

据悉,除了引导青年学子们思考科学与文化的关系,这门由汪品先主讲的课程,主要议题还包括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等。

在给同济学子的书信中,汪品先这样说: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文、理之间都产生了断层,客观上的后果是两败俱伤。开这门课,也就是想要通过我和几位同仁在课堂的演讲,和你们在网上的讨论,能激发起热情和火花,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

此次于同济开讲的《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从科学家的立场出发,逾越文、理界限,结合海洋科学的新知以及生动案例,让学生们意识到科学的精髓在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根基在于文化,而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从而启发同学对于科学创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