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开设 “科学、文化与海洋”人文素质课,汪品先院士直言——
失去文化滋养的科学家难有创新突破
来源:上海科技报发表时间:2017/3/15
年逾八旬的资深院士汪品先,最近又按捺不住科学家的情怀,主动请缨,新学期在同济大学面向全校学子开设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人文素质课,希望引导年轻学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拂去功利主义,祛除浮躁心理,在人文的滋养中一步步地取得科学创新的突破。
现代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
首堂课的主题为“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汪品先院士首先从现代科学的起源说起。他说,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科学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许多国家设有“艺术与科学院”,将科学与文化两者放在一起,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思维、创新冲动。汪品先举例说,比如,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达·芬奇,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因为他留存的6000页手稿与插图涵盖众多学科领域,仅解剖学的图画就达200多页,但并未发表;因为他只是个人兴趣,并不想追求其他的东西。在汪品先看来,科学和艺术一样,原创性的科学需要灵感,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是在澡盆里洗澡时发现的,欧阳修的作文构思是在“马上、枕上、厕上”完成的。智慧的灵感犹如闪光,可以稍纵即逝。据说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大楼的楼梯口都摆有纸和笔,让研究人员可随时记录下突发的思想。
汪品先说,很多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需要联想和类比,并不以本学科为界限。奥地利的休斯用希腊女神命名已经消失的古大洋,叫做“特底斯河”;英国化学家洛夫洛克把地球系统比作希腊的大地女神,提出了“盖娅”学说。可是,我国过去从科学院到高考均实行文理分家,导致中间出现断层,牺牲掉的正是创新。而断层的成因除了政策外,还有缺乏两者之间联系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的人才。
犹太民族以1000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1/4的诺贝尔奖。对犹太民族取得的科学成绩非常推崇的汪品先认为,犹太民族的文化值得关注,3000年历史有2000年流离失所,可是却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了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科学家的工作不以钱多来衡量
在汪品先眼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但科学又属于文化范畴,因此科学既是文化又是生产力。而我们过度强调了物质,冷落了科学的文化方面。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升华。科学不是竞技、更不是赌博,科学家的工作不可能单纯用“产生多少价值”,更不能用“拿到多少经费”来衡量。过分强调科学带来的利益,忽视了科学的本性,就可能产生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科学的土壤是文化,而且是先进文化。假如科学家失去文化滋养,只能做技术改良,就难以有创新突破。”以布鲁诺、魏格纳为例,汪品先院士说,回顾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科学家不但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潜心
探索,甚至可以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许多重大的发现,研究者本人一没发财,二没当官,生前潦倒,身后才被追认。“这与今天我们按论文数目发奖金、科研立项时就盘算着得几等奖的科技‘文化’相比,相去何止千里!”汪品先认为,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文化追求,很难在文化受压抑的条件下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振兴华夏不只是经济和军事,同样重要的是文化;而华夏文化不能只靠孔夫子、太极拳,需要有科学与文化结合的新时代文化。
我们忽视了科学的幽默感
“我们从来都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认为那是考试,我们好像不知道科学本来是‘好玩的’,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有趣’。比如说我研究
这个问题,如果有用那我太高兴了;如果没有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解决不了我睡不好。出发点不是功利性,而是发自内心的。”汪品先说。汪品先指出,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都是智慧的产物,智慧有余时就可以表现为科学中的幽默。他认为在我国的科学交流中,活跃气氛不足,拘谨呆板有余,严重缺乏幽默感。而科学表达中的幽默,有助于思想的表达、传播,以及争论中的主动处境。他举例说,2009年《自然》杂志上刊发的一篇文章以“低俗生活”为题,用漫画介绍深海海底的新发现——岩石里生活着长寿的微生物;以“高雅生活”为题介绍4万米高空的细菌,它们可以在大气层里传播,促进云核的冰晶形成,影响降雨降雪。最后,汪品先以阐述这门课的宗旨作结:“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话音刚落,全场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