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提纲 科学与视野 --- 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

发布人:刘雨萌发布时间:2017-09-28浏览次数:289

 第四讲提纲 科学与视野

--- 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


来源: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发表时间:04/19/2017

 • 视觉与视角
 视觉是动物认知环境的主要途径,但是不同生物的视觉不同;采取不同的视角,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 人类视野的空间拓展
 借助于技术的发展,人类极大地拓宽了视野,但是缺乏穿透力。当前人类最大的弱点,是对于深部过程缺乏了解
 • 人类认知的时间尺度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时间现象在空间的投影。地球环境是不同时间尺度的循环过程,叠加、组合形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的认知能力受寿命限制,我们已经演变成了地球的“啃老族”
 • “人类中心观”
 “人类中心观”是认识世界的大敌。一部科学史,就是
 人类不断拓宽视野、逐步克服人类中心论的过程
 参考文献:
 汪品先, 2012.大科学要有大视野.解放日报,2012.09.29.; 中国青年,2012年21期转载


 第四讲课程,学子上课心得摘登:
      土木工程专业陈梦梦:今天有幸聆听了汪爷爷的讲座,可是最令我开心的是听完讲座出去后居然能和汪爷爷近距离接触了一次,看到汪爷爷如此高龄却依然能够站在讲台之上为我们言传身教,教会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其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是在于对我们人格以及三观的影响,在此,感谢汪爷爷的付出,我等也会以汪爷爷的精神去面对生活、面对科学、面对我们这个世界。接下来,我来说说关于这一讲我的感想。  
        首先,在听完汪爷爷的讲座之后,我发现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在这之前,我也从网上看过类似的影片,它是将人类、地球、土星、太阳等等一系列星球做对比,最后在比到宇宙时,我感到无比的惊讶和恐惧,人类相对于无边的宇宙来说,连沙漠中的一粒沙子都不如,我们是如此的渺小,而宇宙又是如此的浩瀚无穷。当人类从原始社会一步步走来,我们逐渐认识到了我们世界的面貌,从以前的“天圆地方”到后来的地球圆形说,从“地心说”到后来的“日心说”,尽管我们所得到的并不是宇宙最终的面貌,可是我们不断在接近现实、接近真相。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渺小的我们不断通过努力去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格物致知,这是全人类的目标,也是人的意义。面对无穷的宇宙,我们不卑不亢,以实践探求真理,获取真相,这也是天地之大路。  
        可是另一方面,就我们目前的状况来说,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离宇宙之最终真理还差的很远很远,如果将宇宙的秘密比作太平洋的话,我们现在已知的领域就好比一杯水,真的,宇宙真的太大太大,而我们太小太小,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太长太长。别的不说,就说说我们所处的地球,科技发展至今,我们依然对我们地球很陌生,我们至今不知道地球的详细构造,不知道地心深处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的海洋又究竟是什么情况。然而,这仅仅是我们所处的地球,宇宙中还存在多少个这样的星球,还有多少未知的秘密,这些都不得而知,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探索,去接近真相。  
        总之,宇宙确实很大,我们目前所知的确实很少,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退却,人类之所以在这个星球上能生存下来,除了一些偶然因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人类始终对未知的领域抱以一颗探索的心,我们从来不会退却,我们渴求真理、渴求真相,当然,这些就是促进我们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因。  
       最后,谢谢汪爷爷的讲座,使我们收获颇丰,也帮我们打开了科学的另一扇大门,谢谢!